資訊內容
最全解析:帶你了解什么是Scratch?
當你學會編程,你會開始思考世界上的一切過程。”
——麻省理工學院的米切爾?雷斯尼克

什么是Scratch?
“編程不應該專屬于計算機天才,應該適用于所有人。”這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負責人——Mitch Resnick教授的觀點。
2007年5月,MIT實驗室向公眾發布了一款全新的桌面視覺化編程工具——Scratch。Scratch將程序指令變為一個個“積木塊”,使用者無需敲擊代碼或是背誦任何編程指令,只需要將積木塊拖拽并連接在一起,就可以很方便的進行編程,從而快速制作出動畫、游戲、交互程序。Scratch公開發布后,在全球的各個編程興趣社區里迅速流行開來。到目前為止,Scratch已經擁有40多種語言的操作界面在超過150個國家里被使用。
人工智能時代
給孩子一個改變世界的機會

Scratch少兒編程起源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,是一種圖形化編程。
美國中小學少兒編程普及率44%,歐洲、澳大利亞、日本等發達國家普及率在10%左右,而中國普及率不到1%。
既然歐美發達國家那么多學生在學習圖形化編程,那么少兒編程究竟對孩子有什么好處呢?
根據對已經學習了少兒編程的孩子進行觀察,我們得出了一些結論:
01
為今后學習進行知識儲備
皮葉杰認知發展論告訴我們,“一個人可以學到的東西,他的學習方法,取決于他已有的思維模型。所謂學習的法則,就是新的知識結構如何從已有的知識結構中生長出來,并在這個過程中構建邏輯性和情感聯系。”
因此孩子是自己知識結構的建筑師,并不是老師講了知識之后孩子就能理解和掌握,他有一個自我理解的過程,這與孩子之前掌握的知識有關。
例如,我們講解畫邊長為100的等邊三角形,如果用直尺畫,我們是不強調方向的。但用Scratch畫等邊三角形,一定要注意方向。
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說在教室上課,在書房寫作業,在食堂吃飯等都只講位置,沒講方向。但孩子們在學習物理時,如:力、速度、電流、電磁場等等概念都是有方向的。
少兒編程同樣也強調方向的概念,能夠便于今后孩子在學習關于方向的知識時進行知識遷移。

02
提升思維品質
Scratch圖形化編程把思維可視化,通過運行編寫的程序,查看軟件效果并與頭腦中想象的效果是否一致,如果不一樣再次審視思維并翻譯為程序,這樣反復多次把思維可視化,可發現思考漏洞,形成縝密的思考習慣。在反復的調試中,不停糾錯,提升思維品質,促進各學科的學習。

03
提升空間想象力、系統性思維能力和鉆研精神
使用Scratch畫圖或做游戲,圖形和角色都要在舞臺(尺寸:480*360)上。那么頭腦中始終要有一張坐標。使用Scratch軟件畫邊長為100的正方體。如下圖所示。此時會發現程序已經較長,每一步程序運行到哪里,圖形畫到哪里,頭腦里都要很清晰,這樣可很好的鍛煉孩子的系統性思維能力。同時畫這個正方體需要花費一些時間去思考,可較好的培養孩子的鉆研精神。

04
有利于戒除游戲上癮
現實生活總能在新聞中看到青少年上網打游戲成癮,但是如果讓孩子學編程,他們會感受到編程程序的樂趣會遠遠比玩游戲的樂趣要高出很多。
孩子們會根據編程的任務目標去不斷調試代碼,直到成功完成程序的正確運行,這過程的樂趣就好比科學家發現了一項重大發明。

05
有效鍛煉團隊協作、領導能力、表達能力
進行項目式學習,孩子們是自由組隊,不指定組長,項目進行過程中,由組員推舉對項目貢獻大的同學擔任組長。
在團隊合作過程中,可有效增進孩子們的友誼,鍛煉團隊協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。

在STEAM教育,我們用游戲編程的方式
代替枯燥的代碼學習
孩子的學習從簡單圖形語言開始
逐步進階到復雜源碼編程
1小時就可用圖形語言完成一項游戲編程
零基礎,10分鐘入門編程
聲明:本文章由網友投稿作為教育分享用途,如有侵權原作者可通過郵件及時和我們聯系刪除
